粘土名称语言学命名指南
一、命名原则
- 强关联性:名称需与粘土特性(质感/颜色/用途)强关联
- 音韵美感:优先采用平仄相间、声调起伏的音节组合
- 文化适配:参考《现代汉语构词法》中的复合词构成规律
二、命名步骤
1. 基础属性提取
通过实验室检测记录以下数据:密度(g/cm³)、延展性指数、吸水率(%)
2. 语义场构建
属性维度 | 推荐词汇 | 语言学依据 |
触觉 | 糯感/晶透/绵柔 | 《粘土触觉形容词研究》 |
视觉 | 釉光/珠润/玛瑙 | 颜色词认知语言学 |
三、实证案例
- 晶透玉(折射率>1.45的透明粘土)
- 釉光泥(含氧化铁量>15%的矿物粘土)
- 绵柔体(延展性>120%的塑性材料)
四、注意事项
- 禁用"灵气""秘境"等玄学术语
- 避免生僻字(笔画>20画)
- 参考《GB/T 23885-2009 粘土制品标准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