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胜村古文殊寺

2025-07-21 浏览次数 0

伏胜村古文殊寺概况

历史沿革

古文殊寺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(1403-1424年),现存建筑群为清代光绪年间(1875-1908年)重建。据《临清县志》记载,该寺曾为鲁西地区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,寺内曾藏有明代铁铸文殊像。

建筑特色

现存主要建筑包括大雄宝殿、东西配殿及钟鼓楼,采用传统木结构框架,屋顶为歇山顶形式。大殿内保存有清代《金刚经》碑刻,碑文由临清著名书法家张砚秋题写。

文物遗存

  • 明代铁铸文殊像(高1.2米,重320公斤)
  • 清代《金刚经》碑刻(青石质,长2.4米)
  • 民国时期木雕佛像3尊

文化价值

类别 内容 保存状况
建筑遗存 清代木构建筑群 基本完好(局部斗拱需修缮)
碑刻文献 清代碑刻3通 完整度85%(1通有风化剥蚀)
艺术品 铁铸佛像1尊 保存完好

保护现状

2016年被列入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,2020年完成防水工程和电路改造。日常维护由村民自发成立的文物保护小组负责,定期进行环境清理和结构监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