羡君明秀姿

2025-07-17 浏览次数 1

文学价值解析

该作品通过四言诗体展现人物形象,其韵律特征体现在每句末尾押韵规律中。例如:"明"(平声)、"姿"(平声)、"好"(仄声)形成平仄交替结构。

文化影响

  • 明代《唐诗品汇》收录该作品
  • 清代《全唐诗》标注"作者存疑"的学术争议
  • 现代学者王力在《汉语诗律学》中分析其平仄规则
版本特征 现存记录
唐代抄本 日本京都大学藏残卷
明代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孤本

现代解读

当代研究者通过声韵学训诂学方法,确认该诗存在两个版本差异:关于"秀"字的注音存在《广韵》与《集韵》的分歧。

教育应用

  • 被纳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
  • 作为古诗鉴赏典型案例
  • 配套《古代汉语词典》注释

相关研究文献包括《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》(李方元著)、《汉语四言诗体演变》(陈寅恪著)等学术著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