贞观之治中的科技与民生
一、科技发展
1.1 天文历法
唐太宗时期,僧人僧一行主持修订《大衍历》,首次引入子午线测量,确定黄道倾角为23.5度。
1.2 农业技术
- 推广曲辕犁(强)提高耕作效率
- 实施"开荒劝农"政策(斜体)
技术名称 | 应用效果 | 文献记载 |
筒车灌溉 | 节水40% | 《贞观政要·食货》 |
代田法 | 增产30% | 《齐民要术》 |
二、民生保障
2.1 均田制实施
按"男授田百亩,女授田三十亩"分配耕地(强),全国耕地面积达7.3亿亩(斜体)。
2.2 轻徭薄赋
- 租庸调制简化为"租庸调"三制
- 田租率降至2%以下
三、文化教育
3.1 国学复兴
恢复国子监(强),设立律学、算学等专科(斜体),入学人数达3000人。
3.2 科举萌芽
- 设立"志节科"考核人才
- 推行"身言书判"四科
四、军事改革
4.1 府兵制完善
全国编设折冲府634个(强),实行"兵农合一"制度(斜体),年征兵制改为10年轮值。
4.2 边防体系
关塞名称 | 驻军规模 | 防御策略 |
玉门关 | 5000人 | 烽燧预警系统 |
阴山防线 | 2万人 | 马场+烽燧 |